网站首页>议政建言

关于发展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议

时间: 2022年10月13日 来源:

市政协教科卫体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医药特色鲜明、优势显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兴盛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市提出打造中医药强省的先行先试区目标,目前,市有中医类别医疗机构173家,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规范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98.4%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立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药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但中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相对滞后。

一、存在的问题

1.中医药保障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保障体系针对性不强,保障措施不力、促进机制不完善。例如院内制剂审批手续繁琐,无符合要求的院内制剂室,大量传承经验方、偏方、经典古方无法形成特色优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人才传承面临断层。目前,中医药骨干人才力量薄弱。中医治疗以整体观念为依据,辨证论治为特点,不同于西医的循证医学,因此培养一名骨干中医药人才,往往需要更长的周期,而我市中医临床资深专家较少且年事已高,例如市中医院省内知名中医专家仅 2 名,中青年骨干队伍尚未完全建立,中医药人才普遍缺乏,梯队不能形成。培养传承力度不够,断层严重,后继乏人,或服务能力不强。

3.职称评聘没有优势。目前,中医与西医医务人员的职称比例失调,例如中医院在职主任中医师仅 4名,取得中医学历专业技术人员占技术人员人总数约50% ,还有大量西学中空间,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中医药人才在职称评聘中无优势可言,专业人才力量不足,影响了中医药传承创新、特色优势发挥。

几点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考虑中医药技术和行业特点,对我市中医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中医科实行政策倾斜、加大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增加人员配备、简化院内制剂审批手续等措施,着力打造中医最强西医不弱中西医并重的中医药服务圈,更好满足人民全过程全周期的生命健康安全需要。

2.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一方面,强化基层中医医联体建设,以市级三甲中医院为依托,形成老专家、老中医为基地教学,派驻专家到医联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出诊、查房、讲课等。另一方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定期开展中医特色适宜技术等培训方式,探索以点带面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互利共赢的产学研联合培养平台,形成中医药人才培养合力从而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3.构建人才发展梯队。一方面,加强师承教育,着力构造老中青三代中医人传帮带体系,加大组建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工作力度,依托宜春学院天然药物创新院士工作站、宜春学院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完善以院校教育为主体,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另一方面,完善基层中医药人才资格准入、职称评聘等相关保障制度,建议科学依据中医规律,研究制定更加符合中医药人才职称评定标准。如:减少论文在职称评审上的分值,对于一线中医药工作者特别是中医师,以中医临床实绩作为职称评审的最重要依据;中医药人才晋升时间缩短至四年一次等,让中医药人才获得更为广阔的晋升空间,营造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宽松环境,激发中医药人才的干事积极性和创造性。